第一九三章 老子叫覃利生 (第一更 求花)
面就是平坦开阔的华北平原,这也是为什么覃利生的部队进军迅速的原因之一。 要说鬼子的这个旅团也算是一支半装甲部队,全军一共配有50多辆豆丁战车。 安西键作为一个鬼子的少壮派将军对龙卫军相当不服气,他狂妄的认为自己凭借如此“尽量”的装备一定可以击溃来犯之敌。 当安西键派出了那些战车想冲击来犯的龙卫军时他整个人就傻眼了。 00多辆t-6坦克迎着60余辆豆丁战车轰鸣而至,鬼子战车上的坦克炮犹如他们的“命根子”一样短小无力;射出的炮弹打在对方坦克车身上丝毫没有起到半点伤害,最多就是发出几声“铛铛”的声音,权当是听个响声而已。 龙卫军坦克兵们训练有素,各车队配合十分默契。仅一轮炮击就轰翻了鬼子一大半的战车。毫不夸张的说就连t-6上的大口径机枪都能射穿豆丁战车那薄弱的“钢甲”,甚至子弹钻进驾驶室内都可以将里面的鬼子击毙。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东洋国内物资十分紧缺导致他们必须要节约每一公斤钢铁。鬼子造出来的子弹口径小杀伤力也不大,打在身上只是钻个洞而已,只要不是致命部位,受伤的士兵修养一阵又能生龙活虎。同样的,他们的战车外部只是象征性的用一层稍厚一些的铁皮包裹了一下而已。 中日双方第一次大规模的坦克战就这样毫无悬念的结束了,龙卫军仅以损毁5辆坦克的代价就全歼了鬼子的“战车集群”。 安西键就是个坐井观天的癞蛤蟆,直到自己的战车部队被消灭后他才体会到了对手的强大。 在覃利生看来,失去了装备优势的东洋鬼子就像一群土鸡瓦狗般不堪一击。 龙卫军的坦克野蛮的冲过了敌人的阵地,碾压着鬼子那“弱不禁风”的小身板。